服务热线
0431-89655537
89655538
学校地址:长春市高新开发区达新路399号
乘车路线:火车站乘轻轨到硅谷大街站下车,同站乘129路公交车到"光电信息学院"正门下车即是
汽车运用与维修
浏览:1898 发布日期:2018-05-26 09:02:10

 长春市博大中等职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代码:700206)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汽车发动机维护修理人员

专业技能证书

发动机维修

2

汽车外形整修人员

专业技能证书

外形整修

3

汽车及配件销售人员

专业技能证书、驾驶证

汽车销售

4

汽车零配件管理人员

专业技能证书、办公软件证书

汽车零配件管理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修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汽车专业知识,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汽车修理、装配和服务,并能吃苦耐劳具有创业精神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

    6)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

    8)掌握一到两个汽修专门化技能。

2.能力结构与要求

    1)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具有汽车维修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3.素质结构及要求

通过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工作,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专业特长、奉公守法的劳动者。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体质,更好的为社会创造财富。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基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核心课程。

    4)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语文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课程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数学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4.英语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6.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课程教学目标是:运动参与,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增强体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体育技能,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身体健康,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7.物理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主演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和相关专业有机结合,为其学习专业知识和后续发展做好必要的铺垫;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选择相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职业模块是从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角度限定相关专业选修的内容,主要涉及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分为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三大类。

8.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9.历史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历史课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培养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程

    1)汽车机械基础

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与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机械的组成;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及标准;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学习汽车维修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以及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与使用等有关知 识。要求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使用性能,掌握材料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

    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具备相关职业初、中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构造知识和相关常用维修知识,掌握发动机拆装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熟练掌握各种拆装工具的使用,初步了解发动机故障原因;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发动机检修、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讲授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讲授现代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构造与维修;讲授底盘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方法。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底盘的结构与原理,掌握底盘主要总成维修作业的工艺过程、零件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熟悉底盘常用维修机、工具、仪表和量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汽车及其总成装配、调整、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掌握底盘维修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考取相应证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掌握直流电路和基本知识;掌握电流的化学作用、光作用、热作用及电磁作用在汽车上的应用;理解逻辑控制基本原理和微机控制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规律;掌握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初步具有分析汽车简单照明线路功能、测试元件性能和照明线咱,以及排除照明线路简单故障的能力;了解逻辑控制电路和微机控制的原理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5汽车维修技术

本书主要阐述汽车零件的损伤形式和特点,零件的检验与修复,汽车维护基础,汽车修理的工艺流程,汽车修理质量管理,常用汽车维修与检测仪器等内容。  

    6)汽车构造

本课程是研究汽车的总体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专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汽车类型的分类方法;了解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有机联系。

2.专业选修课

     1)汽车检测与诊断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汽车故障诊断的基础知识、故障诊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和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排除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汽车文化

本课程通过对汽车器物文化、汽车行为文化、汽车精神文化三个篇章的论述,介绍了汽车文化的主要内容,借以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对汽车的综合鉴赏能力。

      3)汽车概论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关心汽车产业的发展动态,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传统章节为学习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了汽车地位与作用、认识汽车、汽车的发明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外汽车公司及车标识别、中国汽车公司及车标识别、认识汽车的总体结构、汽车娱乐、汽车新技术及新能源汽车8章内容,各章之间采用层次递进关系,内容由浅入深。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2周

12周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顶岗实习

360学时)

顶岗实习

360学时)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

 

 

3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2

 

4

哲学与人生

36

 

 

 

2

5

语文

216

4

4

2

2

6

数学

216

4

4

2

2

7

英语

216

4

4

2

2

8

信息技术

144

2

2

2

2

9

体育与健康

144

2

2

2

2

10

物理(选修)

72

2

2

 

 

11

公共艺术

36

 

 

2

 

12

历史

36

 

 

 

2

 

 

公共基础课学时小计

1224

 

 

专业核心课

13

汽车机械基础

72

 

 

2

2

14

汽车发动机制造与维修

144

 

 

4

4

15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144

 

 

4

4

16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144

 

 

4

4

17

汽车维修技术

144

4

4

 

 

18

汽车构造

144

4

4

 

 

 

专业选修课

19

汽车检测与诊断(选修)

144

4

4

 

 

20

汽车文化(选修)

72

2

2

 

 

21

汽车概论(选修)

72

 

 

2

2

 

选修课学时小计

360

 

专业技能学时小计

1800

 

三年总学时

3024

 (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周)

期(周)

 

 

 

军入

训育

毕业

实习教育

 

 

 

 

 

 

26

18

 

1

1

 

1

5

 

26

18

 

1

 

 

1

7

 

26

18

 

1

 

 

1

7

 

26

18

 

1

 

 

1

7

 

26

 

12

 

 

1

1

12

 

20

 

12

 

 

1

1

 

 

合计

150

72

24

4

1

2

6

38

 

 (三)顶岗实习实训计划安排

   1.顶岗实习实训目的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全面检查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我校办学水平。

  1)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有更全面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

  2)通过实习实训,加强理论与实际联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了解与专业有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

  3)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锻炼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性。

    2.顶岗实习实训内容及安排

  1)专业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学生全面了解生产制作、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一般工作流程和相关单位的一般情况。

  2)专业实习:学生到工作现场参加辅助性工作,学习专业生产制作过程、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3)专业实训(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到专业实训岗位参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掌握专业和岗位的基本技能。

  4)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总结。

    3.顶岗实习实训要求

      学校实习实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业实习实训工作指导小组分别通过召开集体会议、个别交流和深入实习实训学生工作等方式,研究部署、开展实习实训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4.日程安排

  1)准备阶段:当年6月20日—当年7月1日

      6月20—21日,教务处制定应届各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训内容计划。

      6月21日,召开顶岗实习实训工作部署会。校分管领导、教务处和就业办有关同志、专业领导小组成员、毕业班辅导员参会。

      6月24—25日,领取《应届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训须知》、《实习实训手册》。

      8月27日—30日,完成学生补(缓)考工作。8月27—28日为公共课补(缓)考时间,29—30日为专业课补(缓)考时间,成绩录入教务系统的时间为27日—30日。

      8月27—30日,应届各专业毕业生返校,缴费、注册,自主实习实训的学生须将《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申请表》交给辅导员。

     顶岗实习前一周,各专业开展岗前培训活动,并召开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训动员大会。强调有关顶岗实习实训和综合指导的制度和规定。

     当年9月5日—10日,各专业各班提交自主实习实训和统一安排实习实训的学生信息汇总表。教务处协同确定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各实习实训单位顶岗实习实训学生人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名单。

 2)见习阶段:进入实习实训单位第一个月

     见习期间,学生应认真了解实训单位和实训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了解相关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协助主管和实训单位指导教师开展有关工作,做好上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习实训阶段:进入实习实训单位第二个月至次年6月30日

     实习生按照实习实训内容要求,进行岗位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创作、毕业总结)。

     第三年第一学期的11月中旬和来年5月中旬,召开实习实训中期反馈交流会,各有关负责人、综合指导教师、毕业班辅导员参会。

     第三年第二学期(既次年6月1日—10日),各做好实习实训阶段性总结工作。综合指导教师、辅导员要同时做好包括自主实习实训学生在内的实习生跟踪调查、工作记录以及相关材料的上交工作。

     实习实训期间,学校联系部分实习实训单位,安排其他年级学生进行见习活动。

     各专业的具体实习实训时间安排(详见附件1)

 4)实习实训总结:次年7月1日—次年7月5日

     次年7月1日所有实习生返校,各系做好实习生返校人数统计、上报工作。学生完成填写实习实训手册,班级组织学生交流实习实训体会,明确实习实训的意义,肯定个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次年7月2日,各系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定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成绩。班级推选优秀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学生候选名单,各系研究确定优秀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学生名单。实习生将《实习实训手册》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复印件交辅导员归档。

     次年7月2日—3日,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积欠补考。

     次年7月3日,安排优秀实习实训学生分专业召开实习实训经验交流会。

     次年7月4日,分专业召开实习实训表彰会,颁发优秀实习实训。综合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将工作记录和总结材料交给教务处。各做好顶岗实习实训材料的整理、归档以及对综合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考核工作。

     次年7月2日起,毕业生做好毕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毕业鉴定,参加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书等。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 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动态与车辆技术发展方向,有汽车维修企业一般维修岗位工作经验或参加汽车维修生产实践的经历,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 具备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聘请本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所聘人员应具有高级及以 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汽车电工电子、钳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汽车整车实训场等。 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具备实训场地,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理 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三)教学资源

         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使用管理工作相关要求,选用教材,配备图书文献和数字资源。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以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际,“教、学、做”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产学合作的协议,建立专业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密切关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通过真正深化的校企合作,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补充和更新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并掌握相关技能。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学习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别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勤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订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

九、毕业要求

    实习实训结束后,教务处组织综合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根据学生实习实训鉴定和实习实训成绩,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评价,辅导员于当年7月5日前将评价结果载入学生学籍表。

毕业标准:1.操行考核合格以上。2.各学科考试成绩合格。3.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附件1:各专业具体实习实训时间安排表

 

专业名称

时间安排

市场营销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动漫与游戏制作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汽车运用与维修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生物制药工艺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电子信息技术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旅游服务与管理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铁道运输服务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民族音乐与舞蹈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幼儿保育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婴幼儿托育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运动训练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无人机操作与维护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中医康复技术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新能源汽车制造与监测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口腔修复工艺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眼视光与配镜

当年0701日至次年630

 


  • 上一篇:暂无信息!
  • 下一篇: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