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博大中等职业学校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790303)
二、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 年
四、职业面向
各类公办养老福利机构方向、民办养老机构方向、社区养老服务单位方向(包括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集中养老服务机构等)、老龄产业相关机构方向(包括老年产品生产机构、老年产品销售机构、老年服务相关机构方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崇高价值追求、富有社会责任感,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老年社会团体领域第一线的,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大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具备老年事业与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老年产业创业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一线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品行端正,讲公德,守纪律,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职业素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无人机遥感遥控技术、无人机维护与维修等基本技能。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思想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基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核心课程。
(4)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语文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课程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数学(216学时)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4.英语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6.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课程教学目标是:运动参与,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增强体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体育技能,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身体健康,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7.历史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8.艺术概论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专业技能课
1.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
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和功能;熟悉老年人生理特点及变化;掌握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正确理解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疾病),从而对老年人进行正确的护理,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了解和尊重。
2老年人心理与行为
了解老年人感知觉、记忆、智力、情绪情感、心理健康等特点;熟悉影响感知觉、记忆影响等因素、不同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掌握如何应对老年人感知觉、记忆衰退改善因素、老年人性格变化及应对方法及老年人常见身心疾病心理护理和行为特征等。培养学生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老年人心理行为特点。
3.老年人沟通技巧
了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熟悉如何与老年人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掌握与老年人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在互动沟通中帮助老年人解决问题,使老年人能够愉悦的生活。
4.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
了解老年服务伦理的道德规范、道德养成、传承与弘扬孝道文化四个模块;掌握老年服务礼仪培养的意义、老年服务与管理人员职业要求的仪容、得体的着装服饰、从容自信的举止、语言的艺术。培养良好的老年服务职业素养和养老服务规范礼仪。
5.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政策法规
了解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熟悉老年服务与管理相关政策法规、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政策法规;掌握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政策法规。
6.老年人生活照护
护掌握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保持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通过生活照料实操可以让护理员照顾老年人达到最基本的健康要求。使养老护理员在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后能够正确的对老年人的疾病作出相应的护理,有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具有最专业的护理知识。可以让护理员详细的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了解人体结构以及身体各个功能,了解老年人的患病特点,能够更细心的照顾老年人。
7.传统老年康复保健
该课程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老年康复与保健是介绍养老护理员如何对残疾、慢性病患的老年人进行日常康复与保健的学科,预防继发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使他们重返社会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包括老年康复保健的概念、目标、基本原则,现代康复技术,传统康复技术,常见老年基本的康复治疗。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了解老年康复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老年现代康复与中医传统保健的措施,熟练掌握老年康复保健的操作技能。使学习者具备初步开展老年康复保健服务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8.老年疾病与用药
本课程重点讲解常见老年疾病如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咳嗽、失眠、便秘、泄泻、颈肩腰腿疼痛、骨质疏松、湿疹、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概念、病因、治疗、预防与调护,从内服、外治、生活方式调理三个维度,传授养生药膳、花茶、针灸、推拿、饮食、运动及情志调理等实用中医方法,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课程内容结合中医藏象学说、五行学说、体质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也包含中医穴位按摩、药物贴敷等中医外治技术的方法教学以及药食同源应用的经验分享。课程活泼生动、深入浅出,旨在传播科学、正确的中医养生方式,传授自助式的家庭保健方法,是一门综合且实用的中医课程。
9.营养与饮食保健
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本科生设置的通识选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了解食品营养和健康饮食的基本知识,掌握七大类营养素的分类、膳食来源、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缺乏症,了解各类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掌握简单的营养食谱编制、营养计算和分析、饮食调养等基本原则和技能,并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思维,能够正确面对和分析处理生活实际中的饮食营养保健的困惑和争论,将营养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该课程所属学科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的营养生理基础,食物中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作用及其膳食来源与供给量,合理膳食的要素,营养评估的方法,以及营养与疾病的知识。
10.老年护理
基于不同老年人个性化需求设定教学目标住院老年人大多处于疾病严重期,需要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针对不同病人的疾病情况,以老年人常见病为护理重点,对这些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老年护理与医院护理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同时,一些常见的疾病不断出现,需要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将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转化为老年人护理教育,如,健康知识宣传、常见疾病预防和身体调理等。因此,为了保证《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设定以下教学目标:老龄化概念定义与老年人年龄范围划分标准和要求;熟悉和掌握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的主要特征;掌握老年人保健的常用技巧和原则;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老年人心理健康辅导;老年人临终护理技巧等。基于专业能力设
置教学目标对于《老年护理学》专业人才而言,需要具备以下七种能力:评价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教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护理技能作为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必备技能,需要教师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地设定。同时,还要保证以学历层次为基准设定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与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基准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要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能够满足老年护理岗需求。此外,还要根据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必备的专业能力,对《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处理,并在整个相关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提高《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性、完善性和系统性以确保该课程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
11.老年健康照护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学各方面的研究因此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老年健康照护》是研究、处理老年人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课程,即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老年人健康进行评估,针对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照护。该课程与老年护理、老年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研究的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是适应老龄化社会,适应健康观念转变而诞生的一门新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老年身心健康知识,能运用人际沟通与交流技巧,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照护知识和方法,以维持其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老年健康照护》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工学结合的建设理念,重视实践教学,设计了大量为巩固和检验学生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进行的操作与活动等实训教学项目,采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演示、技能训练及养老机构见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
12.老年学概论
本课程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本课程,基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关于老年人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熟悉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性质,坚定专业思想,为将来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主要分为六部分:老年学总论;人类个体老龄化;人类群体老龄化;老年人的需求特点与基本权利;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对策。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老年学的背景及基本概念,对老年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要求掌握人类个体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征、社会生活特点;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形势熟悉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掌握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及基本权利,掌握老年供养体系的组成及作用;掌握老年人生价值的特点及实现;熟悉老年人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了解老年人文化、教育工作;熟悉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本对策。
1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
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14.老年心理护理
老年人心理护理,当代医学模式是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改变,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随着我国人口逐渐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日益增多,而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变化,
采取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调节他们的心理活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发生重要改变,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等渐被忽视的地位、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在机体机能方面衰退的情况下,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出现:自尊、固执、孤独、自卑、落寞、返童、怀旧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序号
|
课程
|
按学期
分配
|
教学时数
|
理论教学按学年及
学期分配
|
分类
|
课程
|
考试
|
考查
|
总学时
|
理论教学
|
实训教学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公
共
基
础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
36
|
36
|
0
|
√
|
|
|
|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
√
|
36
|
36
|
0
|
|
√
|
|
|
|
|
3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
√
|
36
|
36
|
0
|
|
|
√
|
|
|
|
4
|
哲学与人生
|
|
√
|
36
|
36
|
0
|
|
|
|
√
|
|
|
5
|
英语
|
√
|
|
180
|
180
|
0
|
√
|
√
|
√
|
√
|
|
|
6
|
数学
|
√
|
|
180
|
180
|
0
|
√
|
√
|
√
|
√
|
|
|
7
|
语文
|
√
|
|
180
|
180
|
0
|
√
|
√
|
√
|
√
|
|
|
8
|
信息技术
|
|
√
|
144
|
72
|
72
|
√
|
√
|
√
|
√
|
|
|
9
|
体育与健康
|
|
√
|
144
|
44
|
100
|
√
|
√
|
√
|
√
|
|
|
10
|
艺术
|
|
√
|
18
|
18
|
0
|
|
|
√
|
|
|
|
11
|
历史
|
|
√
|
18
|
18
|
0
|
|
|
|
√
|
|
|
|
|
小计
|
|
|
1008
|
836
|
172
|
|
|
|
|
|
|
1
|
专
业
︵
技
能
︶
课
|
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
|
√
|
|
144
|
42
|
102
|
√
|
√
|
|
|
|
|
2
|
老年人心理与行为
|
√
|
|
108
|
38
|
70
|
√
|
√
|
|
|
|
|
3
|
老年人沟通技巧
|
√
|
|
90
|
45
|
45
|
|
√
|
√
|
|
|
|
4
|
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
|
√
|
|
90
|
22
|
68
|
|
|
√
|
√
|
|
|
5
|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政策法规
|
√
|
|
90
|
60
|
30
|
√
|
√
|
|
|
|
|
6
|
老年人生活照护
|
√
|
|
180
|
25
|
155
|
|
|
√
|
√
|
√
|
|
7
|
传统老年康复保健
|
√
|
|
108
|
30
|
78
|
|
|
|
√
|
√
|
|
8
|
老年疾病与用药
|
√
|
|
108
|
40
|
68
|
|
√
|
√
|
|
|
|
9
|
营养与饮食保健
|
√
|
|
90
|
45
|
45
|
|
|
√
|
√
|
|
|
10
|
老年学概论
|
√
|
|
36
|
36
|
0
|
√
|
|
|
|
|
|
11
|
|
老年健康照护
|
√
|
|
108
|
18
|
90
|
|
|
|
√
|
√
|
|
|
|
小计
|
|
|
1154
|
401
|
754
|
|
|
|
|
|
|
1
|
专
业
(选
修
课)
|
社会心理学
|
|
√
|
90
|
30
|
60
|
√
|
|
|
|
|
|
2
|
老年心理护理
|
|
√
|
108
|
20
|
88
|
|
√
|
√
|
|
|
|
3
|
老年护理
|
|
√
|
108
|
32
|
76
|
|
|
√
|
√
|
|
|
|
|
小计
|
|
|
306
|
82
|
224
|
|
|
|
|
|
|
|
社会实践
|
|
|
|
36
|
0
|
36
|
|
|
|
|
36
|
|
|
顶岗实习
|
|
|
|
684
|
0
|
684
|
|
|
|
|
324
|
360
|
合计
|
总学时数
|
|
|
3188
|
1319
|
1869
|
|
|
|
|
|
|
(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周)
项
目
学
期(周)
|
总
周
数
|
教
学
周
数
|
岗
位
实
习
|
考
试
|
军训入
学
教
育
|
毕业
实习教育
|
机
动
|
假
期
|
备
注
|
一
|
26
|
18
|
|
1
|
1
|
|
1
|
5
|
|
二
|
26
|
18
|
|
1
|
|
|
1
|
6
|
|
三
|
26
|
18
|
|
1
|
|
|
1
|
6
|
|
四
|
26
|
18
|
|
1
|
|
|
1
|
6
|
|
五
|
26
|
|
18
|
|
|
1
|
1
|
6
|
|
六
|
20
|
|
18
|
|
|
1
|
1
|
|
|
合计
|
150
|
72
|
36
|
4
|
1
|
2
|
6
|
29
|
|
(三)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训计划安排
1.顶岗实习实训目的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全面检查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我校办学水平。
(1)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有更全面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
(2)通过实习实训,加强理论与实际联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了解与专业有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
(3)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锻炼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性。
2.顶岗实习实训内容及安排
(1)专业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学生全面了解生产制作、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一般工作流程和相关单位的一般情况。
(2)专业实习:学生到工作现场参加辅助性工作,学习专业生产制作过程、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3)专业实训(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到专业实训岗位参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掌握专业和岗位的基本技能。
(4)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总结。
3.顶岗实习实训要求
学校实习实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业实习实训工作指导小组分别通过召开集体会议、个别交流和深入实习实训学生工作等方式,研究部署、开展实习实训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4.日程安排
(1)准备阶段:当年6月20日—当年7月1日
6月20—21日,教务处制定应届各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训内容计划。
6月21日,召开顶岗实习实训工作部署会。校分管领导、教务处和就业办有关同志、专业领导小组成员、毕业班辅导员参会。
6月24—25日,领取《应届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训须知》、《实习实训手册》。
8月27日—30日,完成学生补(缓)考工作。8月27—28日为公共课补(缓)考时间,29—30日为专业课补(缓)考时间,成绩录入教务系统的时间为27日—30日。
8月27—30日,应届各专业毕业生返校,缴费、注册,自主实习实训的学生须将《学生自主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申请表》交给辅导员。
顶岗实习前一周,各专业开展岗前培训活动,并召开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训动员大会。强调有关顶岗实习实训和综合指导的制度和规定。
当年9月5日—10日,各专业各班提交自主实习实训和统一安排实习实训的学生信息汇总表。教务处协同确定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各实习实训单位顶岗实习实训学生人数、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名单。
(2)见习阶段:进入实习实训单位第一个月
见习期间,学生应认真了解实训单位和实训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了解相关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协助主管和实训单位指导教师开展有关工作,做好上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习实训阶段:进入实习实训单位第二个月至次年6月30日
实习生按照实习实训内容要求,进行岗位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创作、毕业总结)。
第三年第一学期的11月中旬和来年5月中旬,召开实习实训中期反馈交流会,各有关负责人、综合指导教师、毕业班辅导员参会。
第三年第二学期(既次年6月1日—10日),各做好实习实训阶段性总结工作。综合指导教师、辅导员要同时做好包括自主实习实训学生在内的实习生跟踪调查、工作记录以及相关材料的上交工作。
实习实训期间,学校联系部分实习实训单位,安排其他年级学生进行见习活动。
各专业的具体实习实训时间安排(详见附件1)
(4)实习实训总结:次年7月1日—次年7月5日
次年7月1日所有实习生返校,各系做好实习生返校人数统计、上报工作。学生完成填写实习实训手册,班级组织学生交流实习实训体会,明确实习实训的意义,肯定个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次年7月2日,各系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定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成绩。班级推选优秀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学生候选名单,各系研究确定优秀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学生名单。实习生将《实习实训手册》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复印件交辅导员归档。
次年7月2日—3日,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积欠补考。
次年7月3日,安排优秀实习实训学生分专业召开实习实训经验交流会。
次年7月4日,分专业召开实习实训表彰会,颁发优秀实习实训。综合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将工作记录和总结材料交给教务处。各做好顶岗实习实训材料的整理、归档以及对综合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考核工作。
次年7月2日起,毕业生做好毕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毕业鉴定,参加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书等。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专任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熟悉教学规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专业技能课教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教学、实训、展示、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实现产教学用一体。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应建立选择标准和考核标准,在当地优势或领先旅行社、景区企业中选择、确定。
(三)教学资源
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使用管理工作相关要求,选用教材,配备图书文献和数字资源。
(四)教学方法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公共课程应着重人格修养、文化陶冶及艺术鉴赏,并应注意与专业知识相配合,尤应兼顾核心课程的融入,以期培养学生基本核心能力。
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术课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专业核心课教学应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进修的需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进修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探索第三方评价。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结合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特点,教学评价可分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应用能力等三个方面。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要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要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不断改进。通过教学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实习实训结束后,教务处组织综合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根据学生实习实训鉴定和实习实训成绩,对实习生进行综合评价,辅导员于当年7月5日前将评价结果载入学生学籍表。
毕业标准1.操行考核合格以上。2.各学科考试成绩合格。3.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附件1:各专业具体实习实训时间安排表
专业名称
|
时间安排
|
市场营销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动漫与游戏制作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生物制药工艺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电子信息技术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铁路运输服务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民族音乐与舞蹈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运动训练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婴幼儿托育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幼儿保育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中医康复技术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新能源汽车制造与监测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口腔修复工艺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
眼视光与配镜
|
当年07月01日至次年6月30日
|